求杜甫生平可分為哪幾個階段,以及各階段的代表詩作
一,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這一時期曾先后游歷吳、越(今江浙一帶)和齊、趙(今山東北部、河北南部),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
以后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后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后又遇于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
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
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后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
由于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其后,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四、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
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后返成都。
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
杜甫不同時期的詩有哪些
杜甫不同時期的詩有不同的意境;杜甫在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
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杜甫在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
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后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
由于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采用春秋陣法,結果大敗,肅宗問罪。杜甫始為左拾遺,上疏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
其后,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杜甫在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
后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
求杜甫各個時期詩各幾篇(如果多的給50分)
(開元、天寶間,公居東都,游齊、趙及歸京師作。)
游龍門奉先寺
已從招提游,
更宿招提境。
陰壑生虛(一作靈)籟,
月林散清影。
天闕象緯逼,
云臥衣裳冷。
欲覺聞晨鐘,
令人發深省。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登兗州城樓
東郡趨庭日,(時甫父閑為兗州司馬)
南樓縱目初。
浮云連海岳岱,
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
荒城魯殿馀。
從來多古意,
臨眺獨躊躇。
題張氏隱居二首
春山無伴獨相求,
伐木丁丁山更幽。
澗道馀寒歷冰雪,
石門斜日到林丘。
不貪夜識金銀氣,
遠害朝看麋鹿游。
乘興杳然迷出處,
對君疑是泛虛舟。
之子時相見,
邀人晚興留。
霽潭□(“檀”換魚旁)發發,
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勞勸,
張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險,
歸醉每無愁。
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
秋水清無底,
蕭然靜客心。
椽曹乘逸興,
鞍馬到荒林。
能吏逢聊璧,
華筵直一金。
晚來橫吹好,
泓下亦龍吟。
(乾元中,公出為華州司功,棄官客秦州作)
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
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輩往事
此道昔歸順,
西郊胡正煩。
至今殘破膽,
應有未招魂。
近侍歸京邑,
移官豈至尊。
無才日衰老,
駐馬望千門。
寄高三十五詹事
安穩高詹事,
兵戈久索居。
時來知宦達,
歲晚莫情疏。
天上多鴻雁,
池中足鯉魚。
相看過半百,
不寄一行書?
題鄭縣亭子
鄭縣亭子澗之濱,
戶牖憑高發興新。
云斷岳蓮臨大路,
天晴宮柳暗長春。
巢邊野雀欺群燕,
花底山蜂趁遠人。
更欲題詩滿青竹,
晚來幽獨恐傷神。
望岳
西岳□(“陵”改山旁)〔山曾〕竦處尊,
諸峰羅立似(一作如)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
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
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涼冷后,
高尋白帝問真源。
早秋苦熱堆案相仍
七月六日苦炎蒸,
對食暫餐還不能。
每愁夜中自足蝎,
況乃秋后轉多蠅。
束帶發狂欲大叫,
簿書何急來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
安得赤腳蹋層冰?
杜甫的詩分為哪四個時期?分別有什么特點?求解
杜甫的經歷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一,讀書和漫游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所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開元十九(時二十歲)年始漫游吳越,5年之后歸洛陽應舉,不第。再漫游齊趙。
以后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后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后又遇于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后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庫府鎖匙)的小官。
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
后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于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房琯善慷慨陳詞,為典型的知識分子,但不切實際,與叛軍戰,采用春秋陣法,結果大敗,肅宗問罪。
杜甫始為左拾遺,上疏言房琯無罪,肅宗怒,欲問罪,幸得脫)。其后,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四、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
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后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攝成都,杜甫投往投,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
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其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杜甫人生4個階段的簡介
一、讀書與壯游,20 歲漫游吳越,5 年之后歸洛陽,應舉不中。
再漫游齊趙。在洛陽遇李白。
壯志凌云豪情萬丈,俯瞰天下仗劍遠游,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初定理想,積極進取。二、困守長安十年,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后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忠君、渴望為官、建功立業,卻又對求官之路深感失望,壯志難酬,無奈、孤獨、無助。
三、陷賊,從“安史之亂”爆發的第二年,杜甫虛歲45歲,在投奔新皇帝唐肅宗的途中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被迫做了偽官。四、漂泊西南,詩歌帶有豐富的政治內容和濃郁的時代氣息:憂國憂民,對以諸葛亮為代表的忠臣、名臣的崇敬;對自身命運的感慨和對世事的感懷;隱居心境的恬淡;對親人的思念。
擴展資料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郁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
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
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杜甫善于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并加以創造性地發展。杜甫關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響了中唐時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樂府創作。
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杜甫。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杜甫第二個階段的詩,求杜甫生平可分為哪幾個階段,以及各階段的代表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