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湯圓的詩句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宋人周必大也曾寫過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云里,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詩中說明了吃元宵象征團圓之意。開始元宵稱為"湯圓",因它飄在碗里,像是一輪明月掛在天際。天上月圓,碗里湯圓,家人團圓,正如臺灣民歌《賣湯圓》中唱的:"一碗湯圓滿又滿,吃了湯圓好團圓。"以象征團圓吉利之意。因湯圓最初只專在元宵節上市供應,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為元宵了。
元宵節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這種食品最早出現在宋代,詩人姜白石在一首《詠元宵》的詩中寫道:"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
關于元宵的詩句
關于元宵的詩句如下:
一、《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譯文:這樣的夜,如果只有燦爛的燈,缺少皎潔的月,無以盡興,這樣的夜,如果只有皎潔的月,沒有燦爛的燈,無以為春。春天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人間,美人如花似玉,彩燈帶著歡欣的笑意燃燒月下,月亮如水似銀。滿街珠寶翡翠閃耀,那是春游的村女,歌聲嘹亮,笙管悠揚,那是小伙在賽社神。如果不盡興游玩,開懷大笑,怎么對得起這樣的吉日良辰?
二、《木蘭花令·元宵似是歡游好》
宋·蘇軾
元宵似是歡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萬家游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譯文:元宵看來還是尋歡游樂好,何況訴訟少,公事清閑,萬家百姓登上春日觀賞景物之臺。城市十里之內成了繁華美麗的海上仙島,使神仙也為之迷惑。平原君敬待賓客,不像高陽酒徒無禮傲慢,坐在客人一起,寬和從容地陪伴客人談笑。客人中有個最富于感情,為了珍惜主人待客的殷勤拼著醉倒在地而盡興喝酒。
關于元宵的詩句
元宵節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詩曰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詩曰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注:珍品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關于元宵節詩句
一、關于元宵節的詩句1、燈轉華夏千年過,些小佳節繼開來。
香車寶馬今何在?喜慶中原億眾安。《元宵有感》2、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詩曰》作者:姜白石3、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
《元夕無月》(清)丘逢甲4、年到元宵燈火燃,龍騰獅舞夜難眠。滿簾花影月三五,一碗湯圓情萬千。
《元宵夜思兒》二、元宵節習俗元宵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
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于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么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能幫我寫個元宵佳節或者關于團圓、和諧、喜慶的詩詞嗎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詩曰(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詩曰(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注:珍品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生查子 元夕 》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元宵》清李調元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格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宋)姜白石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清朝的《上元竹枝詞》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明)唐寅《元宵》李商隱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 《青玉案 元夕》(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坐間成四韻》宋周必大 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 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
星爛烏云里,珠浮濁水中。 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元宵》清 李調元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格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
關于元宵節的詩句一句
1、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__ 2、寶馬雕車香滿路。____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3、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____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4、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____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5、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____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6、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____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7、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____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8、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____王磐《古蟾宮·元宵》 9、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____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10、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____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
關于元宵節的詩句有哪些
1、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
——蔣捷《女冠子·元夕》2、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3、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周邦彥《解語花·上元》4、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周邦彥《解語花·上元》5、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符曾《上元竹枝詞》6、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趙時春《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燈節,又稱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新春期間的節日活動也將在這一天達到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點起萬盞花燈,攜親伴友出門賞燈、逛花市、放焰火,載歌載舞歡度元宵佳節。
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愿望。元宵節主要的傳統民俗活動有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古時候,元宵節又名上元節、元夕節、燈節等等。秦始皇名嬴政,因避諱“正”字,故此又稱“端月十五”。
正月十五日為滿日,即望日,象征團圓與美滿。 漢代司馬遷在建議漢武帝修改歷法時,元宵節被列為民間的重大節日。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關于團圓湯圓的詩句,描寫湯圓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