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 id="hz3uv"><address id="hz3uv"><mark id="hz3uv"></mark></address></u>
    2. <b id="hz3uv"></b>
    3. <b id="hz3uv"><small id="hz3uv"></small></b>

          1. <tt id="hz3uv"><rp id="hz3uv"><menuitem id="hz3uv"></menuitem></rp></tt><b id="hz3uv"></b>

              玉樓春·白蓮 王夫之

              玉樓春·白蓮 王夫之

              玉樓春·白蓮原文: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銀塘光不定。
              綠云冉冉粉初勻,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風起秋波冷,獨擁檀心窺曉鏡。
              他時欲與問歸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玉樓春·白蓮賞析

              蓮,出淤泥而不染,淡雅清幽,搖曳生姿。且又是白蓮更給人增添人貞靜純美之感。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銀塘光不定”,“娟娟”有好些意思,其一,長曲貌,《文選·鮑照<翫月城西門廨中>》詩:“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末映東北墀,娟娟似娥眉。”月亮開始出現在西南樓頭,纖巧的就像掛簾的玉鉤。最后映照在臺階之上,長長彎曲的樣子就像美人的峨眉。“片月”也就是弦月。故而可用長曲來形容。其二,姿態柔美貌,形容彎彎的弦月正恰當。其三,明媚貌。宋 司馬光 《和楊卿中秋月》:“嘉賓勿輕去,桂影正娟娟。” 桂影就是月亮代稱,娟娟正是說月亮的明媚。 “涵”,包含包容,有映照之意。“秋影”,秋天里物像的陰影。秋天是凋零的季節,萬物的搖落顯出塵世的蕭瑟蒼涼與衰微。曲長柔美又明媚的弦月,映照著大地依然是一片肅殺的景象,改朝換代之后血腥的戰事雖遠去但清朝著名文字獄時時威脅著前朝的遺民,若文字中呈現對前朝的懷戀又對當朝的不滿,這必引來身首異處的災禍。盡管如此一個人仍要表示對故國的忠誠,遣詞必須杳渺幽微卻又能給人意蘊深遠的聯想。同時這也是詞這一種文學體式美感特質所在。王夫之將這兩者非常微妙融合在一起。
              “秋影”蘊含的搖落,也意味著變節。像云間三子之一宋征輿,清初女詞人徐燦的老公陳之遴這些明朝的才子士人都在清朝做了官。娟娟片月映照下的塵世種種事態,這里面是有一個對比,片月的純凈與塵世暗淡的對比,前者是王夫之的持守后者世網的險惡與人心的易變。
              “低照銀塘光不定”,“銀塘”,月光照下來,池塘一片銀白。“光不定”,出自李商隱《當句有對》“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干。”池塘閃爍的亮光搖晃不定花影零亂迷蒙,朝陽升起照射下來,花草上的露珠很快都干了。這是李商隱寫自己思緒的不寧與被人漠視的才華。王夫之引用來別有深意,月光低低的映照著池塘光亮搖晃不定,“光不定”所寫正是時代的凝重與人心的思變。清初文字獄的高壓,前朝士人多有投清謀取高官,自己在這樣處境中如何自處這正是這首詞后半部分所要表達的,而開始兩句詞寫白蓮所處環境也是自己所處時代大環境的介紹。正有著這樣的時代背景才有了自己的特立獨行與卓爾不群。故得以白蓮自喻。

              “綠云冉冉粉初勻,玉露泠泠香自省。”,“綠云冉冉”出自盍西村的《[越調]小桃紅·客船晚煙》,“綠云冉冉鎖清灣,香徹東西岸。”,“綠云”出自南宋詞人曹冠《夏初臨》“絳榴細蹙香羅,綠云初展圓荷。”紅色的石榴花就像飄著香澤的羅裙微微收束在一起,白色的荷花在圓圓的荷葉叢中初露風姿。“冉冉”,漸進的樣子,形容事物緩慢變化。“綠云冉冉粉初勻”,白蓮漸漸綻放開來,就像剛剛勻就脂粉的美人。這里潛藏著一個沒有被說出來的“香”字。白蓮逐漸開放出來鎖住了清清的河灣,而那悠遠的清香遍及東西兩岸。這句詞所包含的香草美人,在屈原《離騷》中就是一個人高貴品質的象征。在此可看成王夫之的自喻。但寫得即含蓄又意味雋永。“玉露”,讓人聯想到杜甫秋興八首之一“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玉露成霜傷殘著楓樹林,巫山巫峽云氣陰晦蕭森。這是寫景也在寫安史之亂后唐皇朝未來的風雨飄搖與昏暗不明。“泠泠”,清涼、凄清的樣子。在玉露成霜涼意襲人的凄清氛圍中,白蓮知道自己依舊是清香如故。不論外界風物如何改變自身持有的幽香始終如一。這一點對于王夫之是對前朝如一的忠貞,對于屈原是對楚王不變的忠誠,對于蕓蕓眾生只要一個人認識到自身的美好并能一以貫之這份美好,自身之外一切改變對你又能怎樣呢?一個人若能將“綠云冉冉粉初勻,玉露泠泠香自省。”潛玩含詠千遍也許就能讓人生進入另一種境界。

              上半闕從對比及環境背景暗示性寫法作為鋪墊引出白蓮或作者自己對自身高貴的認識與持守,下半闕是對此作更深入闡述。

              “荻花風起秋波冷,獨擁檀心窺曉鏡。”“荻花”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秋風從水塘邊的荻花叢中吹來,陣陣寒意侵襲著冷冷水波中的白蓮。這一句仍是對現實狀況隱喻,清朝建立明朝留下來文人紛紛變節投靠清廷,王夫之曾投奔桂王以期恢復明朝,可是朝臣的傾軋荒淫終使他失望隱退。正如瑟瑟秋風吹得人心怎不寒冷?“檀心”,指赭色花蕊,可比喻對前朝赤膽忠心。“曉鏡”,指清澈水面,但出自李商隱《無題》之一“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因此“曉鏡”這一語詞有流光易逝年華老去的慨嘆。獨自呵護著自身的忠貞赤誠,當清曉來臨悄悄看那波光中的自己,真無奈于對時光不再的深深嘆息。如屈原《離騷》中所說,“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美人遲暮所惋惜并不只是匆匆年輪催人老,而是老去同時自身的理想與志意的落空。現實恢復明皇朝的理想已不可實現,而自身也已是垂垂老者。“窺曉鏡”對于王夫之是有很深哀愁在里面。而寫年華老去恰好引出最后兩句詞。“他時欲與問歸魂,水碧天空清夜永。”這里所呈現幽微隱約的情感與似斷實連的筆法,令人贊嘆。

              將來想要問我魂歸何處,清涼的長夜里一碧如洗的天空就是我靈魂的歸宿。這很自然讓人想起李商隱《嫦娥》中兩句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碧海青天夜夜心”與“水碧天空清夜永”,都寫出一個人雖然身處永世的孤獨中但內心持守的純凈與高潔也將與天地共長久。就像白蓮總是出淤泥而不染,潔白的花瓣中蘊藏著永遠是一顆赤子之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玉樓春·白蓮 王夫之

              明清

              江城子·詠史 納蘭性德

              閱讀(548)

              江城子·詠史原文:濕云全壓數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里,沒人知。江城子·詠史簡析  這是一篇極別致的詠史之作,其寫法與一般的詠史不同,他沒有從某一歷史人物或某一歷史事件作為觸媒入手,而是寫出了自

              明清

              夢江南·紅茉莉 屈大均

              閱讀(559)

              夢江南·紅茉莉原文:紅茉莉,穿作一花梳。金縷抽殘蝴蝶繭,釵頭立冬鳳凰雛。肯憶故人姝。夢江南·紅茉莉注釋①“穿作”句:穿茉莉花成串作頭飾。②蝴蝶繭:古代婦女的一種發式。③“釵頭”句:喻茉莉花串飾在釵頭,狀如小鳳凰展翅。④姝:美好。 夢江

              明清

              祝英臺近·剪鮫綃 文廷式

              閱讀(530)

              祝英臺近·剪鮫綃原文:剪鮫綃,傳燕語,黯黯碧草暮。愁望春歸,春到更無緒。園林紅紫千千,放教狼藉,休但怨、連番風雨。謝橋路,十載重約鈿車,驚心舊游誤。玉佩塵生,此恨奈何許!倚樓極目天涯,天涯盡處,算只有濛濛飛絮。祝英臺近·剪鮫綃注釋①鮫綃:輕紗。

              明清

              秋心三首 龔自珍

              閱讀(571)

              秋心三首原文:其一秋心如海復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當腰。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斗大明星爛無數,長天一月墜林梢。其二忽筮一官來闕下,眾中俯仰不材身。新知觸眼春云過,老輩填胸夜雨淪。天問有靈難置對,陰符

              明清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韻 秋瑾

              閱讀(596)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韻原文:漫云女子不英雄,萬里乘風獨向東。詩思一帆海空闊,夢魂三島月玲瓏。銅駝已陷悲回首,汗馬終慚未有功。如許傷心家國恨,那堪客里度春風。

              明清

              卜算子·燕子不曾來 蔣春霖

              閱讀(559)

              卜算子·燕子不曾來原文: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雨。一角闌干聚落花,此是春歸處。彈淚別東風,把酒澆飛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卜算子·燕子不曾來注釋①卜算子:詞牌名,此調始見于宋代蘇軾《東坡樂府》。雙調,四十四字,仄韻。又名“百尺樓”、“

              明清

              桐江作(四首選二) 袁枚

              閱讀(536)

              桐江作(四首選二)原文:桐江春水綠如油,兩岸青山送客舟。明秀漸多奇險少,分明山色近杭州。久別天臺路已迷,眼前尚覺白云低。詩人用筆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明清

              生查子·旅夜 彭孫遹

              閱讀(568)

              生查子·旅夜原文:薄醉不成鄉,轉覺春寒重。枕席有誰同?夜夜和愁共。夢好恰如真,事往翻如夢。起立悄無言,殘月生西弄。生查子·旅夜注釋①鄉:指醉鄉。②西弄:西巷。 生查子·旅夜賞析  彭孫通的詞多寫艷情,尤工小令,有“吹氣如蘭彭十郎”之美譽

              明清

              去常德州中感賦 秋瑾

              閱讀(552)

              去常德州中感賦原文:一出江城百感生,論交誰可并汪倫? 多情不若堤邊柳,猶是依依遠送人。

              明清

              丁洲懷古 王緒

              閱讀(555)

              丁洲懷古原文:特統精兵御上游,笳吹先遁驚若鷗。揚州空把殘旗耀,贏得舟中罵不休。丁洲懷古注釋①丁洲:即丁家洲,在今安徽銅陵縣北,背靠十里長山,面對大江,地勢險要。 ②“特統”句:據乾隆《銅陵縣志》和有關宋史,公元1275年(宋恭宗德祐元年)二月

              明清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閱讀(559)

              左忠毅公逸事原文: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

              明清

              水龍吟·題文姬圖 納蘭性德

              閱讀(595)

              水龍吟·題文姬圖原文: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柯亭響絕,四弦才斷,惡風吹去。萬里他鄉,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對黃沙白草,嗚嗚卷葉,平生恨、從頭譜。應是瑤臺伴侶,只多了、氈裘夫婦。嚴寒觱篥,幾行鄉淚,應聲如雨。尺幅重披,玉顏千載,依然無主。怪

              明清

              頤和園詞 王國維

              閱讀(557)

              頤和園詞原文:漢家七葉鐘陽九,澒洞風埃昏九有。南國潢池正弄兵,北沽門戶仍飛牡。倉皇萬乘向金微,一去宮車不復歸。提挈嗣皇綏舊服,萬幾從此出宮闈。東朝淵塞曾無匹,西宮才略稱第一。恩澤何曾逮外家,咨謀往往聞溫室。親王輔政最稱賢,諸將專征捷奏

              明清

              閑詠二絕 黃圖安

              閱讀(567)

              閑詠二絕原文:落花天氣半晴陰,好去尋芳傍碧林。是物含情知愛惜,鶯聲聲里喚春深。桃花水到報平渠,喜動新流見躍魚。一枕羲皇午夢后,數行小試右軍書。閑詠二絕注釋①這二首詩選自《乾隆寧夏府志》。②桃花水:《宋史·河渠志一》:“黃河隨時漲落,故

              宋代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毛滂

              閱讀(213)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原文: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玉樓春·己卯歲元日注釋①蓮花漏:一種狀如蓮花的銅制漏水計時器,相傳為廬山僧

              明清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

              閱讀(313)

              更漏子·本意原文:斜月橫,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聲緩緩,滴泠泠。雙眸未易扃。霜葉墜,幽蟲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點點深。更漏子·本意翻譯及注釋翻譯  輪月西斜,橫掛中天,星斗稀疏,爍爍閃閃。大地通明,四周悄然,秋夜漫漫,心憂難眠

              宋代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歐陽修

              閱讀(228)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原文: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翻譯及注釋翻譯自從分別之后,不知你已經到了何方?眼

              宋代

              玉樓春·春恨 晏殊

              閱讀(224)

              玉樓春·春恨原文: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玉樓春·春恨翻譯及注釋翻譯在綠楊垂柳、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侶輕易地拋下我就

              明清

              初度口占·辛丑 王夫之

              閱讀(247)

              初度口占·辛丑原文:新買茱萸半畝堂,苔侵床足月侵墻。天涯芳草迷歸路,病葉還禁一夜霜。初度口占·辛丑翻譯井泉我新買了半畝地,建了茱萸堂,苔蘚侵入了我的床頭,而凄清月色襲上墻頭。我望斷天涯路,連天的芳草迷失了歸途,我猶如一莖被蟲子傷害的病

              明清

              清平樂·詠雨 王夫之

              閱讀(239)

              清平樂·詠雨原文:歸禽響暝,隔斷南枝徑。不管垂楊珠淚進,滴碎荷聲千頃。隨波賺殺魚兒,浮萍乍滿清池。誰信碧云深處,夕陽仍在天涯?清平樂·詠雨注釋①暝:指空漾灰暗的天色。②賺殺:賺煞。意謂逗煞。言雨滴水面,魚兒疑為投食,遂被賺接喋。 清平樂·

              宋代

              玉樓春·春景 宋祁

              閱讀(210)

              玉樓春·春景原文: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玉樓春·春景翻譯及注釋翻譯 信步東城感到春光越來越好,皺紗般的水波上船兒慢搖。條

              宋代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歐陽修

              閱讀(220)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原文: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翻譯及注釋翻譯樽前擬把歸期說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說時佳

              1. <u id="hz3uv"><address id="hz3uv"><mark id="hz3uv"></mark></address></u>
              2. <b id="hz3uv"></b>
              3. <b id="hz3uv"><small id="hz3uv"></small></b>

                    1. <tt id="hz3uv"><rp id="hz3uv"><menuitem id="hz3uv"></menuitem></rp></tt><b id="hz3uv"></b>
                        色一情一乱一乱91av